红军烈士在南泥湾“显灵”?
文:叶子
“花篮里花儿香,听我来唱一唱,唱一呀唱。来到了南泥湾,南泥湾好地方,好地呀方。好地方来好风光,好地方来好风光,到处是庄稼,遍地是牛羊……”
郭兰英老师唱的这首歌,让全国人民知道了一个叫“南泥湾”的地方。
同时,也让大家对这个陕北的“好江南”,心生无限敬畏与向往之情。
1941年3月,为克服解放区面临的日军“扫荡”、国民党封锁、还有自然灾害造成的生活困难,响应中共中央“组织起来,开展生产运动”的号召,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,在南泥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。
三五九旅的官兵,初到人迹罕至的南泥湾,可谓赤手空拳、风餐露宿、筚路蓝缕。
没有菜,就挖野菜吃;没有房,就动手挖窑洞住;没有器具,就自制锄、铲、锹……
就这样,凭着顽强的斗志、惊人的毅力,他们在荒山野岭种上了开辟了大块的农田,种上了大片的庄稼。
到1942年,解放区的生产自给率就达到61.55%;到1943年,生产自给率更是达到100%。
截至1944年,三五九旅一共在南泥湾开荒种地26.1万亩,收获粮食3.7万石,养猪5624头,上缴公粮1万石,并达到了“耕一余一”。
1941—1944年,在这短短的三年时间里,三五九旅发扬“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”的革命精神,硬是把野草丛生、荆棘遍地、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“平川稻谷香,肥鸭遍池塘,到处是庄稼,遍地是牛羊”的陕北好江南,创造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的农垦奇迹。
如今,到了南泥湾,首先看到的就是三五九旅当年开垦的大片稻田。
初秋时节,金色的稻浪,上下翻飞,绵延起伏,一望无垠……似在向我们弹奏一首欣欣向荣的丰收序曲。
应该说,南泥湾在改革开放后,得到了更好的开发和维护,尤其加强了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建设,处处莺飞草长、鸟语花香。
惊叹于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创造的人间奇迹,接下来,便去瞻仰了“三五九旅烈士纪念碑”。
1947年,围攻延安的国民党胡宗南部,在占领延安南大门的南泥湾后,首先就策划要炸掉“三五九旅烈士纪念碑”。
坑道挖好了,炸药也埋好了,就准备第二天点火爆炸了。哪知道,早上一起来,纪念碑竟然不翼而飞!
如此高大又沉重的纪念碑,竟然在一夜之间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了。恼羞成怒的国民党军,四处搜寻石碑、搜捕掘碑人。结果,连着折腾了几天,也一无所获。
但是,就在敌人撤走后的第二天早上,纪念碑竟神奇地重新屹立在了原来的地方!
于是,南泥湾的老百姓纷纷惊叹:“红军烈士显灵了!”
然而,幕后那个英勇又正义的护碑人,一直到死都没有亮明身份,即使解放后经多方查找,也没能找到TA!
南泥湾人民,真是发自内心,无私地爱戴红军,拥护共产党啊!
南泥湾还有一个重要的景点,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。
该馆,通过大量的实物、图片和音像资料,详细地介绍了当年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经过,以及南泥湾精神的产生背景和重要意义。
南泥湾精神,作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“自力更生,奋发图强”的精神内核,其“自己动手、丰衣足食”的实践内容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,克服困难,战胜危机,取得一个接一个的伟大胜利!
1943年9月,毛主席在南泥湾视察时说:“困难,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,大家动手征服它,它就低头了。大家自力更生,吃的、穿的、用的都有了。”
时至今日,美西方还跟我们玩什么孤立、制裁、脱钩、断链、去中国化……呵呵,面对毛主席当年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”、“自力更生,奋发图强”的英明教导,显得多么苍白无力,滑稽可笑!
昨天,是伟人毛泽东130周年诞辰。吃水不忘挖井人,永远缅怀毛主席!
读游记、影评、体育评论,请关注“叶语天下”!